清风不渡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读书www.idush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花行提着一大包肉包,想起怡香楼那群嗷嗷待哺的孩子便无比兴奋,她欢快地在街上走着,四处打量着,一心想把临安所有好吃的都打包带走。

包着肉包的纸略微透着油光,花行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

就好像曾经受难的自己,也曾被这样对待一般。

她随心而行,不知不觉中,映入眼帘的仍是她对临安旧都最熟悉的映像。

绿柳如烟,碎金微光,书院竹风阵阵,吹送文墨书香。

她不由得想起那日暴雨,书画摊边那遗世独立的书生,心里想着,便不知不觉走过石桥。

许是因为这是个大晴天,桥头摊贩数家,比那日热闹,许是因着书院的缘故,高声叫卖者并不算很多。

花行找到一家卖叫花鸡的食摊,乖乖跟着人群后面排队。

她排着队的时候,正在四处顾盼,寻那日所见的书画摊。因着桥头人来人往,摊贩前客人众多,她一时无法看见那熟悉的人。

排到花行时,店家用荷叶将熟鸡包好,用线绳捆住交于她,她正接过这新鲜美味时,一阵嘈杂之声从湖那边传来,四周的人都纷纷围上去看热闹。

花行左手提着肉包,右手提着熟鸡,也跟着上前去。

她不是个喜欢看热闹的人,可此时她却隐隐担心起来,这争执声中有那个读书人。

“五十两,你到底去还是不去?”

“对此小生实是不愿,愧对员外好意。”

“得了吧,你们这种假清高的爷我可见的多了!”

围观的路人们纷纷议论起来,花行提着两包吃食,终于从人山人海中挤到了最前面。

果然,正是雨天看见的那个书生,还有一个身着锦袍的富家子弟。

富家子站在书画摊前,带着玉扳指的手指着书生的面门,说话的语气好似命令家仆一般,而书画摊主人一袭长衫,平和的面容带着一丝不容抗拒的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