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不渡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读书www.idush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傍晚时分,滂沱大雨渐渐淅沥。

书画摊主人收起书画放入竹筒,望了眼天边斜阳,举伞向书院后的樟木巷走去。

石板坑坑洼洼,盈着春雨,沾湿行人的衣摆。

身着长衫的男子穿过斜阳余晖,深巷中的童稚欢声,向一个破旧的院落走去。

他刚推开门,一个衣着破烂的孩子扯了扯他的衣摆。

小女孩晶莹的大眼睛直溜溜地望着他,虽然脸上沾满了泥土,却仍咧开了灿烂的笑。

不知怎的,他觉得这个小女孩的笑,好像那淤泥中生长而出却开得分外洁净的莲花。

他揉了揉女孩的头,从怀里掏出几文铜钱,女孩子笑得更灿烂了。

女孩用手拉住他的手指,轻轻摇了摇表达谢意,随后像一只轻盈的燕子般从蜿蜒小巷中跑出。

他将今日新画就的画卷放在那缺了个角的方桌上徐徐展开,欣赏着那水墨绘就中的江南景致,嘴角泛起一缕清浅的笑意。

自家道中落,亲人离世后,他便于今年春日一人来到临安靠这书画维生。他怀念幼时在临安白岩书院的日子,便每日皆来此摆摊作画。

因着画得精妙,这些时日也有许多官宦子弟跟他定画,也因此多有冲突。

他画腻了亭台楼阁,也无心迎合那些腐儒的教化图画,于是每天似姜太公钓鱼般,画自己心中所想,无论晴雨皆于湖边等候,只待那上钩的愿者。

即使每日只有几个铜板,也好过一直做违心的事。

他收起桌上方展开的画卷,卷起的时候,发现即使是今日这般雷雨大作,也未曾晕开他早晨绘就的画卷,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惊异。

他展开一卷空白的宣纸,回想着雨后斜阳的巷落,开始挥毫。

疏疏几笔,便勾勒出熟悉的小巷,儿童嬉笑和深巷中小贩卖花的景象。

突然,他脑海里浮现出大雨迷蒙中那撑伞而过的姑娘。

姑娘亭亭从石桥走过,与他对视的瞬间一笑莞尔,却似甘泉般清冽。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