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读书www.idush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中秋节过,江州城的天气变得糟糕起来。

转阴后一两天,便是连着下了几天的大雨,流水最无情,晚些时候开的花都随着大雨,埋葬在了泥水中。

走在青石街道上,微冷的风卷起,还未被踏碎的落红残叶,给平日喧嚣的江州城,平添了几分萧瑟的感觉。

街道旁的小贩已经好几日没有出摊,连带着赵文振,好几日都没有吃到心心念念的豆花面,说不出他为什么钟爱豆花面,大概是因为,豆花面大娘,跟母亲一样,都有着一双满是裂纹的手。

尽管如此,但对世代生活在江州的大多数人来说,江州还是平日里的样子,风吹叶落本就是秋天的样子,漾水河水色青青,钓船依旧,钓船带着船桨,船桨带着大鹅,自树叶所剩不多的垂柳下划过,船头的鸬鹚不时的叼起一条白条,风将岸边的落叶卷起,打着旋落入水中,随着船桨鹅掌拨起的涟漪沉浮,随后飘向远方。

青石路面变的很新,石块间沉积的泥土,也被冲刷干净,雨停后江州自然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行人车马,青衣小桥,贩夫走卒,形形色色。街道延伸到河面的青石台阶上,有女子浆洗着衣物,茶楼酒肆又响起闲谈说笑的声音。

不管是任何时代,大多数的人还是在忙忙碌碌的为生活奔波着,这么看这场大雨倒是,难得的休息时间。

习惯了忙碌,便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偶得消停,难得要去茶馆酒摊小坐,要上一碗清茶或是烈酒解解乏,再听听近日有趣的传闻,缺少娱乐的年代,这种生活方式,普遍而频繁。

有趣的传闻,当然逃不过中秋夜的事情,除了赛烧塔,提及次数最多的当然要数赵文振哧讽众才子,一曲水调歌头唱遍江州。赛烧塔被提及最多的原因,是因为这里歇脚的大多贩夫走卒之流,对诗词没有太多的兴趣,不过从青楼女子的口中唱出来,那就不一样了,对风月之地的事,他们格外的感兴趣。

一场大雨过后,这件事变的有趣起来,坊间甚至传出不少自圆其说的丑闻,大抵都是,江州纨绔为诗会争名,买诗沽名钓誉之词。若单单是好评,才子风流,文采飞扬,虽也是难得的好戏,细细品味还是缺点什么,如今加上才女吟唱,坊间传闻,倒是添了几分戏剧性,比起诗词多数人更喜欢这样的故事,听着从青楼飘出的“明月几时有”品着手中酒,伴着些许传闻,细细咂摸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