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读书www.idush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好好吃饭还真不能怪他,这是一个多病的小孩,一岁还不会吃饭,也不学习走路。外公外抱着他试着走走,他就两腿下弯蹲在地上,我的意识可以感知到他很容易疲劳,由于体质太弱,走几步就冒汗,小脚也是酸疼得快,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孩子太懒。求医问药,请先生(也就是道士)做法事种沙树,一岁才会吃饭,快两岁了才会走路。至于衣服,外婆看到好看的就给他买了,觉得幼儿吗,没什么的,哪知买别的衣服他都不要了,只要有花的,没有就哭个不停。

两岁这一年,他迎来了一个小伙伴,小他一岁的小表弟“柳晨风”从贵阳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柳晨风的父母,也就是甄心康的舅父舅妈,外婆家的房子是坐北朝南,整体成凹型,中间是向内凹进去的堂屋,整整有八扇门,空出了一个十平米的开阔地,东西两边各有两间房屋,顶上的瓦是中间凸起的完整四边形,这也是大多数农村旧时的建法。

东面两间房被甄心康的祖父分给了他的舅父“柳城效”,他们回来自然是住在那里。

甄心康这个整天沉默的孩童就只是在屋里坐着,出了发呆还是发呆,不常去外面玩,别人叫他也是要许久才反应过来。

看到舅父一家回来,他更是躲在了屋里。舅父们回来,自然是要去看看他的,他再怎么怕生也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