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读书www.idushu.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开始了城里上学的春晓,渐渐的和班里的同学敢讲话了,走动了。

在一群花团锦簇的城里孩子中间,农村来的孩子无论是外貌还是穿着打扮,还是说话的神态和语言,那份天然的乡土气息都让人一眼就从众多的孩子中间辨别出来。

都是从农村来的缘故,春晓和班级里同为来自农村的胡芳成为了好朋友。

宽头大脸,皮肤黝黑短发的胡芳,和春晓一样在冬天穿着的是农村孩子必穿的家里用棉花做成的棉袄然后在棉袄外面罩着一件薄薄的褂子。

里面的棉袄直到春天才会换下来,经常换下来洗的是套在外面的薄薄的棉布做成的褂子,那种褂子在农村是每个孩子都有的,扯块棉布,请当地的裁缝裁剪

女孩基本都是紫的红的,男孩就是蓝的灰色的,那一板一眼的款式,在农村时所有的孩子都这么穿,春晓从未觉得有什么不好,相比较红的紫的鲜艳颜色,春晓更愿意妈妈给她做蓝色,青色的,可妈妈不同意。

可如今她和胡芳一样还是穿的紫色的,红色的褂子,即使换下来洗再换一件还是大致如此,这和班里城市的孩子那些五颜六色的好看的拉链衫,毛毛衫,滑雪衫一比较,就显得土气的很。

春晓好羡慕那些漂亮的衣服,也幻想着自己也能有一件,但嘴上从来没说。

虽有着遗憾,却也有着开心。

在剩下考初中还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她和胡芳已经成为了互相吐露心事,互相陪伴玩耍的好朋友了,因为都寄居在亲戚家,他们甚至有了心灵上的相互依靠。

寄居在亲戚家,那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啊。

虽然,他们都有着疼他们的父母,可是却不在父母身边,春晓住在她的姑妈家,胡芳住在了她婶婶家,她的婶婶就是他们的数学老师,那个春晓上学第一天就注意到的一条腿有点残疾的中年妇女模样的数学老师沈老师。

别人家的屋檐,不管那个别人家和寄居者有着多么亲的关系,可是终究有着不能与在自己家的无拘无束,心安理得,自由自在。

更何况她们都还只是十二岁的孩子,天真和不谙世事还是她们的天性,还不知道如何在大人身边收敛、迎合、处理着各种关系。

如若人际关系再复杂点,她们就更不知所措了,那种人在屋檐下的小心翼翼和不开心,渐渐的都在她们身上出现了。

她们不知道如何对父母讲,也不敢讲,孩子的心总是简单的,她们的互相吐露心事让她们的心情找到了宣泄的出口,相同的处境和不开心更是迅速拉近了她们俩的距离。

每天在学校的时间,是她们最开心的时候,不用看大人脸色,只有书本上的数字和习题,互相比赛着谁先将题目做完,然后咯咯地大笑。

课间休息操场传来“小皮球向家里,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城里的女孩子都围在一起跳皮筋,她们什么也不会躲在一边悄悄地看,被城里的孩子看不起,她们也不在乎。